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50100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肾脏病理关系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徐海山 陈开仪 林丹华 许永成 陈洪 戴岚涛
第1页

    参见附件(2581KB,2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穿病理诊断为IgA肾病21例,狼疮性肾炎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例,膜性肾病4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1级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占绝大部分,4级肾小球硬化和4级肾间质纤维化均无1例。

    2.2 肾小球硬化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关系 如表1所示,1级和2级肾小球硬化的患者血清HA、LN、PC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肾小球硬化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

    2.3 肾间质纤维化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关系 如表2所示,1级和2级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血清HA、LN、PC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肾间质纤维化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1级和2级患者均升高。

    3 讨论

    如何尽早地发现和治疗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逆转、阻断或延缓肾病进展以保护肾脏功能的最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只有通过肾穿刺活检才可以发现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但是目前国内还有许多基层医院还不能开展肾活检术,且活检具有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部分患者不易接受。因此,临床有必要寻找与肾脏病理有密切相关性的无创检查指标,以期对未做肾穿的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有个初步判断。

    目前认为,细胞外基质分子的异常蓄积是导致器官纤维化或硬化的分子基础,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等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多个研究发现血清HA、LN、PCⅢ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密切相关[1,4]。高春芳等[3]报道HA、Col Ⅳ与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程度有较好相关性。P ⅢN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炎症轻度、重度的变化,但在纤维化不同期差异无显著意义。林英辉[4]研究认为血清HA、LN 、PCⅢ水平检测可用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评价预后。

    近年也有研究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HA、PCⅢ、LN水平明显升高,尿毒症者组高于氮质血症者组,作者推断慢性肾衰患者血清HA、PCⅢ、LN水平可能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有关[5]。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血清HA、LN、PCⅢ水平与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的研究报告。

    我们研究发现虽然1级和2级肾小球硬化程度/肾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3级肾小球硬化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的上述血清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1级和2级肾小球硬化程度/肾间质纤维化。我们推测,可能原因是肾脏慢性病变较为严重时才可能产生较多细胞外基质分子,且同时肾脏清除能力下降有关,导致血清HA、LN、PCⅢ水平升高。本研究表明血清HA、LN、PCⅢ水平与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望对未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肾脏病理有个大体推断;但由于本组研究中由于我们在肾穿刺活检病例选择上谨慎原因造成2级或3级肾小球硬化程度或肾间质纤维化患者例数较少且4级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无1例,存在一些缺点,有待今后扩大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 考 文 献

    [1] Raij L, Azar S, Keane W. Mesangial immune injury, hypertension and progressive glomerular damage in Dahl rats. Kidney Int,1984,26(2) :137,143.

    [2] Hu YY, Liu P, Liu C. et al. The value of serum markers in evaluating liver fibrotic change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1KB,2页)